「告誡帳戶」是什麼,背後可能潛藏的法律風險與最佳自保策略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Scroll to Top

    一、什麼是「帳戶被告誡」?

    「告誡帳戶」是將銀行帳戶、虛擬貨幣帳戶或第三方支付之帳號交付、提供給他人使用,因為違反洗錢防制法的規定,而收到告誡處分,帳戶因而被限制使用,限制範圍包含每日提款上限、禁止使用網路銀行轉帳服務、臨櫃轉帳受到嚴格審查等。

    告誡處分的法律依據:

    《洗錢防制法》第22條第1、2項規定:「

    • 任何人不得將自己或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向提供虛擬資產服務或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申請之帳號交付、提供予他人使用。但符合一般商業、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間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
    •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機關裁處告誡。經裁處告誡後逾五年再違反前項規定者,亦同。」

    二、為什麼會被告誡?

    帳戶被告誡的原因,通常是帳戶涉及與詐騙、洗錢或其他非法行為有關的風險行為。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況:

    1、借用帳戶給他人操作,卻不知對方從事詐騙:

    有些人可能因為某些情況將自己的銀行帳戶借給他人使用,卻未能意識到對方利用該帳戶從事詐騙活動。這類情況下,儘管借出帳戶的持有者不知情或未參與犯罪,但該帳戶可能會被列為可疑帳戶,而受到告誡處分。

    2、替人「代收代轉」或「幫忙過帳」:

    在網路交易日益盛行的今天,許多人可能因為熟人要求,為他人代收或轉帳資金,若代收款項涉及洗錢、詐騙被害人匯到你的帳戶,就可能被警察機關處以告誡處分。

    3、誤信網路投資或虛擬貨幣操作平台:

    隨著虛擬貨幣和網路投資平台的興起,很多人可能因為缺乏經驗而誤信了這些非法平台,進行資金轉帳或投資。若款項涉及洗錢、詐欺,被認定為不明贓款,就可能被警察機關處以告誡處分。

    三、帳戶遭告誡會有什麼影響?

    帳戶被告誡後,會對帳戶的各項金融活動帶來深遠的影響,包括日常交易、信用、貸款申請等。具體的影響包括:

    告誡期間限制期間為五年,若期間內再次違反規定,五年期間屆滿後,再重新起算五年
    申請開立新金融帳戶受限制銀行得依據違法情形拒絕、限制開立新帳戶
    每日提領限制實體ATM、網路銀行每日轉帳、提款金額上限各一萬元
    禁止將帳戶連結第三方交易平台禁止將網路銀行、存款帳戶連結電子支付、第三方交易平台(例如:LINE PAY、街口支付)
    臨櫃辦理銀行業務受嚴格審查臨櫃辦理提領、轉帳或匯出匯款時,銀行得要求進行嚴格身分確認、提出交易相關資料
    電子支付額度限制每月累計代收付金額上限為三萬元、每日累計國內外小額匯兌之支付金額上限為一萬元
    虛擬貨幣帳號限制不得開設新帳號,原有帳號暫停使用,結清後關閉
    賣家使用第三方支付限制僅限開立一個帳戶,每日收款上限為二萬元、每月收款金額上限為二十萬元

    四、收到告誡處分怎麼辦?帳戶告誡可以解除嗎?

    當收到告誡處分後,並不是無法挽回。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解除方式與流程:

    1、行政救濟流程:訴願、行政訴訟

    告誡處分性質為警察機關依法調查後所為之對外發生效力之行政處分,若對告誡處分不服,可以在收到告誡處分後30日內提起訴願,來解除告誡處分,提起訴願需蒐集有利證據(包含帳戶交易紀錄、對話紀錄、將資料整理成清楚好理解的文件)、撰寫訴願書,向警察機關(即原告誡機關)提起訴願。

    2、律師協助收集資料、撰寫訴願書的關鍵價值

    律師在解決此類問題上能夠提供專業協助,幫助你整理證據,撰寫法律文件,經由原告誡機關提出訴願書給訴願機關,如果自己不知道怎麼寫訴願書,建議可以找專業的律師協助處理,提高解除告誡的成功率。

    五、告誡處分訴願要注意什麼?

    帳戶被告誡後,若你認為該處分不合理,可以提起訴願。以下是訴願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幫助你如何正確地提出訴願並提高訴願成功率。

    1、哪些文件要準備?證據要從哪裡蒐集?

    在撰寫訴願書過程中,你需準備具體證據,包括帳戶的交易記錄、相關的通訊或LINE對話紀錄。蒐集這些證據的過程需要嚴謹,並確保證據具有合法性與有效性。此外,律師在此過程中能夠提供關鍵的幫助,協助收集及整理證據,提高訴願成功機率。

    2、要對誰提起訴願?銀行、警方還是金融主管機關?

    因為依據洗錢防制法核發告誡處分的機關是警察機關,原則上為戶籍地的警察分局(告誡分局),由原處分機關(告誡分局)向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

    3、超過多久無法訴願?是否有救濟期限?

    在訴願過程中,時效問題極為重要。受處分人需在收到告誡處分之次日起30日內提起訴願。如果不服訴願決定,或訴願機關提起訴願後3個月內不為決定,或延長訴願決定期間逾2個月仍不為決定者,則可於訴願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此,建議及早行動,並在專業律師的協助下確保所有程序都在法定時效內完成。

    六、被列為告誡帳戶=涉洗錢或詐欺嗎?

    很多人誤以為被列為告誡戶就意味著被定罪,或涉入洗錢、詐騙等罪嫌。事實上,告誡處分並不等於定罪,它僅僅是警察機關基於風險防範的需要,對疑似風險帳戶進行的一種措施。

    1、不等於被定罪,但會被「限制帳戶使用」

    被列為告誡帳戶並不意味著你已經被定罪。告誡是一種風險控制措施,因為帳戶有提供給他人使用之情形,警察機構對該帳戶的操作存在風險疑慮,因此限制帳戶使用權限。

    2、是否會影響刑事責任與個人信用?

    雖然告誡帳戶並不代表涉及刑事責任,但如果未能及時解除告誡,這將對個人信用產生影響。告誡紀錄會被登錄在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系統中,並可能進一步影響你的信用評分,導致借貸、信用卡申請等問題。

    3、警示帳戶跟告誡帳戶的差別?

    警示帳戶:法院、檢察署或司法警察機關為偵辦刑事案件需要,通報銀行將存款帳戶列為警示當銀行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通常表示該帳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例如詐欺、洗錢、組織犯罪等,並且帳戶持有人已被司法機關認定為相關案件的嫌疑人或關係人。這種情況下,司法機關(如法院、檢察署或司法警察機關)會正式通知銀行,要求將該帳戶列為警示帳戶,進行特別註記或限制使用。

    告誡帳戶:若將銀行帳戶、虛擬貨幣帳戶或第三方支付之帳號交付、提供給他人使用,因為違反洗錢防制法的規定,而帳戶被警察機關裁處告誡處分,帳戶因而被限制使用。

    七、實務案例:芝芝律師協助解除告誡帳戶成功經驗分享

    許多當事人通過芝芝律師的協助,成功解除告誡帳戶的限制,並恢復了正常的金融活動。以下是幾個具體案例:

    案例一: 投資平台帳號遭冒用,成功提出訴願證明清白

    某投資者的帳戶被冒用進行交易,導致該帳戶被列為告誡帳戶。該投資者在芝芝律師的協助下,成功證明了自己並未涉及任何非法行為,並提供了完整的證據資料。最終,警察機關解除對該帳戶的告誡處分,並恢復其正常使用。

    案例二: 青年誤信 LINE 投資群組,透過訴願成功解除帳戶限制

    一名年輕人因誤信網絡投資群組,將資金轉入可疑平台,導致其帳戶遭到告誡。該青年通過芝芝律師的協助,提交了訴願書和證據,並成功解除告誡處分。

    成功關鍵: 即時諮詢律師、完整蒐證、遵循訴願期間,這些都是成功解除告誡的關鍵。

    八、法律協助推薦|告誡帳戶法律問題交給專業處理才安心

    當帳戶受到告誡處分,若處理不當,可能會長期無法正常使用帳戶。此時,專業律師的協助是非常必要的,而芝芝律師的強項及服務優勢如下:

    ✅ 專精領域明確,聚焦民事與刑事詐欺等案件

    芝芝律師深耕民事訴訟、刑事金融詐騙、帳戶警示、告誡處分救濟等領域,擅長處理網路詐騙、帳戶凍結、投資糾紛等案件,能快速辨識問題核心,提出有效法律對策。

    ✅ 精準分析+白話說明

    律師不只是法律專業,更是溝通橋樑。芝芝律師擅長將複雜的法條、程序,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說給當事人聽,協助你做出最佳決定。

    ✅ 提供務實的法律協助(證據整理、訴願書、行政訴訟代理等)

    芝芝律師重視每一位當事人的處境與需求,不誇大、不模糊風險。提供務實的建議、有效訴訟策略,並幫助當事人整理證據,撰寫訴願書及提出行政訴訟,從而加速解除告誡帳戶的過程。

    ✅ 線上諮詢+彈性溝通

    提供遠距諮詢服務,無論身處哪裡都能獲得即時法律支援。並設有LINE、Email或電話等多種聯繫方式,讓你不用親自跑到事務所,也能安心解決法律問題,若你需要法律協助,可以透過芝芝律師的官方LINE進行預約諮詢,芝芝律師將竭誠為你提供專業的協助。